浅谈如何发挥政府审计在纪委巡视工作中的作用(通用3篇)
审计工作是一种体制内监督,巡视工作属于党内监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浅谈如何发挥政府审计在纪委巡视工作中的作用(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浅谈如何发挥政府审计在纪委巡视工作中的作用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涉及审计工作的条款,保留了原《条例》中关于“巡视组开展巡视前,应当向同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审计、信访等部门了解被巡视地区、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有关情况”的规定,《条例》增加了关于“纪检监察机关、审计机关、政法机关和组织、信访等部门及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支持配合巡视工作。对违反规定不支持配合巡视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的新的规定。《条例》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审计厅将认真贯彻《条例》精神,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提高认识,把支持配合巡视工作作为审计厅一项政治任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倡廉的利器,巡视工作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今后将成为常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审计工作纳入“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组成的监督体系之中,强化了审计监督的职责和任务。审计工作作为一种体制内监督,把支持配合巡视工作作为审计厅一项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积极支持配合巡视工作,是审计机关职责所在。
二、紧密结合,把巡视工作要求落实到审计厅各项审计工作中。审计工作与巡视工作性质相近,都是通过履行监督职能促进领导干部依法依规履职尽责,一方面通过揭示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治“已病”,起震慑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发现苗头性问题、制度上漏洞,防“未病”,起警示作用。《条例》要求巡视工作着力发现的五个方面问题中,除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方面外,大多与审计工作的内容目标契合。在工作重点上,今后审计工作要把巡视工作关注的重点问题作为各项审计工作重要内容,找准审计工作支持配合巡视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在组织开展稳增长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各项工作中,围绕项目落地、资金保障、简政放权、政策落实、风险防范,揭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九项规定”落实情况,揭示“违反廉洁纪律,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问题”;围绕财政资金分配、重大投资决策和项目审批、重大物资采购和招标投标、贷款发放、国有资产资源转让等关键环节,揭示公权力运行中可能存在的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问题,把日常审计工作与巡视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工作方式上,审计厅每年年初将全年审计计划提供给省委巡视办。同时,根据巡视工作需要和省委巡视办要求,安排有关业务负责人向省委巡视组介绍拟巡视地区、单位审计情况,提供审计报告、审计要情以及审计底稿;对已审计结束但未出正式审计报告的,由相关审计组向省委巡视组介绍审计情况,提供审计底稿,并提出需要省委巡视组重点关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遇到审计底稿数量大无法复印又需要全部查阅的情况,审计厅将根据省委巡视办提出的“查阅内容清单”,集中安排省委巡视组有关人员到审计厅档案室查阅,努力为巡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情况资料,形成合力发挥监督作用。
三、完善机制,确保审计机关配合巡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当前审计工作任务繁重,巡视工作对审计配合工作要求高、时限性强,完善审计厅内部配合工作机制十分必要。厅机关现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顺畅的配合工作机制,明确一名副厅级干部为总协调人,具体由办公室负责与省委巡视办联系工作,法规审理处负责提供巡视组所要求提供的问题线索和相关资料,人教处负责纳入巡视工作人才库的干部选拔管理,综合计划处负责落实巡视工作临时需要的审计人力资源调配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把配合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明确责任,按巡视工作要求及时组织提供业务和人力支持,不断提高审计机关支持配合巡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二篇: 浅谈如何发挥政府审计在纪委巡视工作中的作用
一、审计机关能为纪委巡视工作提供基础性信息
当前,审计机关全面依法履行审计监督的职责,在纪委巡视服务惩治、发现线索、促进预防、协作办案等方面起到有效积极作用,促进纪委巡视深入开展。
纪委巡视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违反党的政治纪律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而审计机关能及时给巡视组提供被巡视地区和被巡视单位近几年来的审计情况,如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情况、财政预算和决算审计以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情况、重大投资项目审计的情况、其他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情况、巡视组需要深入了解的审计事项等。
审计机关需加强与巡视组的沟通联系,共同完善协调配合机制、成果共享机制,抓好联络员对接制度及案件移送配合等,加强办案协作,在审计阶段若有重大隐患或相关问题,需及时与纪委部门沟通,及时将审计线索转化成案件线索;加强专项检查,对联合专项检查不断支持参与,确保专项检查顺利开展。
通过审计监督与巡视监督的有效结合,共同促进审计成果的充分运用,更好地为党管干部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审计机关应坚持独立性、专业性、公正性及法定性原则,在反腐倡廉发挥独特优势,如预防腐败、发现线索及突破案件等。
利用审计手段,与纪委巡视紧密配合,查实问题。
围绕发现线索、规范权力、履职督促及促进整改等展开监督,加大对重点项目的审计,包括财经政策权、经济决策权、政府扶持、经济管理权、民生资金及经费使用等,狠抓审计成果、报告、建议整改及落实。
审计机关也应加强自身的建设,作为权利监督性机关,有必要打造过硬专业队伍,加强内部自我监督,落实八项精神,并狠抓作风建设。
二、审计人员能在巡视组发挥骨干作用
各级纪委机关已开始从本级或下级审计机关抽调人员加入党委巡视工作,发挥审计人员梳理群众举报线索、明确举报问题的特长和优势,进而提高巡视成效。
审计人员要保持审计公正性、审计权威性与审计独立性,应对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进行充分、重点关注;检查违法行为时,应对被审计单位及人员违法行为性质、实施动机、违法构成、后果等进行评估;以判断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即群众举报及相关部门线索,经济活动异常事项,非财务数据及财务数据中异常变化,媒体或公众报道、反映和其他情况。
近年来,审计系统培养了一批审计专业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在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线索后,这些精兵强将可协同纪委巡视一起攻坚克难。
三、审计成果能为纪委巡视工作提供助推力
审计成果主要表现为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或者党委政府报送的审计决定书、移送处理书、综合报告、专题调研报告和通过媒体向外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和反映审计事项的新闻信息等。
审计成果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审计成果利用,是评估审计工作成败优劣的主要依据,如果审计成果被纪委巡视工作充分利用,管理监督主体实现信息共享,就能促使被审计单位高度重视审计结果,从而发挥出审计最大成效。
审计机关向巡视组提供审计情况必须遵循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保密性原则,审计成果的可靠性与科学性,是纪检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推进审计成果公开制度,引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审计报告中公布的具体数据和暴露出的问题一直备受媒体和网民关注。
审计监督承载了公众对反腐败的殷切期望,审计成果在反腐败工作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四、加大审计机关与纪委巡视的配合力度
审计机关担负着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的重任,而纪检部门是监管党员干部、国家公务员履行职责的专门监督机关。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审计机关肩负着发现和协查大要案的重要职责。
如今,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方法都在不断更新,纪委巡视工作对审计人员寄予了较高期望,而审计力量却明显不足,所以要补充审计机关力量,加大与纪委的配合力度,组建形式灵活、运转高效的巡视组,形成反腐败工作合力,统一调配,互补优势,深化不同专业人才的融合,发挥各自的特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纪委要做好审计的坚强后盾,帮助审计排除审计阻力和干涉,防范和制止审计中不适当的政府行为,确保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实现统一的巡视监督目标,维护党纪、政纪、财经纪律秩序,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健康发展,提高从严治党、依法行政的效能。
第三篇: 浅谈如何发挥政府审计在纪委巡视工作中的作用
巡视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
不断完善的巡视制度真正形成了“动摇山岳,震慑州县”的高压态势,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使党内政治生态实现根本好转。
巡视强化了依法行政理念,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起到积极助推作用。巡视制度让法治作为一种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给各级党员干部戴上了依法行政的“紧箍”。通过巡视发现并查处了一批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遏制了一些地方政府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或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巡视取得的反腐成果与反腐法治化实践,有效推动行政行为“规范化”、行政过程“透明化”、行政结果“责任化”,为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基本保证。
巡视在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作为党内监督利器,其权威性体现在对“一把手”的震慑力和约束力,既治标又治本,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和重要保障。同时,通过建立市县巡察机制,有力推动巡视向基层延伸,进一步夯实基层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促进基层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持续向上向好。
准确把握影响巡视利剑作用发挥的突出问题
从巡视工作实践看,制约巡视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治巡视还存在职能定位不够聚焦,管党治党政治功能尚未充分发挥,政治监督功能一定程度上被弱化虚化。主要表现为:发现问题盯住“树木”多,分析“森林”少;了解业务工作多,对标政治要求少;讲业务语言多,讲政治语言少。容易存在两个极端:过分专注于重点人、重点线索,弱化了政治巡视倒逼改革、促进发展的作用;或是“面面俱到”“四面出击”,不利于形成“精准打击”之力。
二是巡视与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的监督格局还未有效形成。虽然目前就加强巡视与纪检监察、审计、信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已出台了一些制度,但如何构建科学、严密、有效的监督网,形成巡视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四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实现成果共享共用的办法举措还不够多。
三是巡视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方面的作用未充分体现。有的被巡视党组织搞“虚假整改”“数字整改”,有的对重点人处置“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抓小放大、蒙混过关”,有的甚至边改边犯、改了又犯,导致巡视标本兼治作用大打折扣。
四是巡察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有待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探索实践还不够,联动试点可推广、可复制的样本不多,经验积累较少。
完善巡视利剑作用发挥的实现路径
加强政治巡视内涵及规律研究,充分发挥政治监督的政治导向作用。要加强巡视的政治内涵与政治本质、政治现象、政治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具体到工作中,深化政治巡视要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比如重点检查被巡视党组织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是否把职责摆进去,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是否有打折扣、中途截留等现象,党组(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是否落实到位,上一轮巡视发现的问题是否全面整改到位等。“透过党员的问题看组织,透过业务的问题看政治,透过程序上的问题看规矩,透过细节上的问题看全局”,以历史的、发展的、联系的和辩证的眼光客观衡量被巡视党组织存在的政治偏差和政治生态问题。
注重科学运用巡视思想和工作方法,提高巡视发现问题的精准度。坚决把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贯穿巡视工作始终,发现问题要求实,研究问题要务实,撰写报告要真实,做到客观、公正、公道。突出“关键少数”,聚焦班子成员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并延伸至重要岗位、重点领域负责人,同时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通过个性问题归纳出共性问题,挖掘问题的根源。灵活运用巡视方法,要多些听取意见、多些理性分析、多些调查核实、多些协作配合。特别要把握好“三个区分开来”,明辨为公还是为私,分清无心还是有意,判定“无禁”还是“严禁”,严格划分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的界线。对有争议的问题,要深入了解其发生的历史背景,做到准确定位、准确定性、准确定责。
推动巡视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体系。要增强贯通思维、联系思维,推动巡视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协同配合、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四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要积极探索贯通融合的实现路径,不断完善同向发力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与纪检监察、组织、政法、审计、信访等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健全完善共享共用信息资源、人员力量、方法手段等相关制度机制,形成强大监督合力。
推动巡视监督与“三不”一体构建有机融合。巡视融入“三不”一体推进,要在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的基础上,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相结合,推动深化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改革,规范权力运行,从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建立健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权威高效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巡视利剑的整体效能。要树立“一盘棋”理念,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领导体制,着力构建“一体化”工作机制,推动任务一体部署、工作一体推进、力量一体调配、成果一体运用,形成巡视巡察监督内容互相吻合、监督要素互相衔接、工作步骤互相协同的联动格局。
http://m.db51888.cn/lunwendaquan/673385.html